4月15日,电影《枪手》已经可以在视频平台观看。该片由尼古拉斯·凯奇等演员主演,题材类型则是典型的美国西部牛仔枪战片。因为以“枪手”为名的电影很多,所以,这部电影的翻译名称当中,还有叫《枪手2025》的。
这部《枪手》之所以值得介绍一下,并非全然因为是尼古拉斯·凯奇主演,而是它作为美国西部片出现,已经和中国当下的很多网络大电影质量相当的。当然,尼古拉斯·凯奇在中国老一代影迷心目当中,还是神一般存在的。这就好比是很多影迷认为成龙也很厉害一样。当然,无论是成龙,还是尼古拉斯·凯奇,都需要服从老去的命运安排。
这两位武打明星,也不可能一辈子接大片。这次的《枪手》,便是尼古拉斯·凯奇的滑铁卢之作。该片由布莱恩·斯基巴编剧并且执导。这位导演,以往的电影作品,豆瓣评分也没见几部高分的。显然,它走的就是类型片的商业路线,用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,来搞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作业罢了。
在《枪战》当中,男主角逃难到美国西部牛仔小镇,女主角带着孩子追随过来,情人则带着大队人马,直接追杀前来,继而,小镇牛仔们帮着男主角,和追杀者展开枪战。一顿枪战猛如虎,最终都是二百五,一颗手榴弹,差点结束了全部战斗。当然,男主角的作战小组被手榴弹团灭了之后,影片在故事总攻阶段,又给男主团队一次“抗日神剧”式的逆袭。
看完了整部电影,很多青年影迷肯定会诧异,这叫个啥啊,就是一顿枪战乱打啊,我们的抗日神剧和抗日神片,都是这么搞的啊。在咱们中国的网络电影作品当中,枪战题材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题材。比如,咱们可以打鬼子,可以打东南亚的毒贩,可以缉毒,可以刑侦,甚至于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女性暴力美学,让大美女们扛着枪乱打。
看习惯了中国网络电影当中的枪战片,再看尼古拉斯·凯奇的这部《枪手》,青年影迷们会觉得不够刺激,而且打得也没啥章法,为啥而打,也让人看不懂等等。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文化差异。或者,更具体一些说,应该是文化包裹了枪战,一旦枪战外边的文化被影迷漠视了,这个枪战,也就乱套了,没意义了。
《枪手》包裹的文化,是美国电影打造出来的西部牛仔意志。美国这个国家,在建国初年,西部还不是他们的领土,所以,去西部,等于去开拓土地了,是冒险行为。因此,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当中,西部就是乱七八糟的,就是枪战的,就是土匪横行的。到了电影作品当中,西部牛仔就成了一个类型。像《枪战》这部电影,包裹的便是西部牛仔意志。
什么意志呢?小镇上的牛仔们,很讲义气,很有道义感,虽然跟男主角没啥交情,但一次交往之后,就属于过命的兄弟了,所以,大家伙帮着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,和他们的敌人搞枪战,一直战斗到死。这种牛仔义气,很类似咱们香港电影当中的古惑仔义气吧。当然,也类似梁山好汉的样子。
可是,咱们有古惑仔啊,有梁山好汉啊,青年影迷们就不会觉得美国电影当中的西部牛仔有什么了不起了。相反,一旦了解美国的历史,就会发现,这个所谓的西部牛仔,不过是文学和影视作品杜撰出来的,西部没啥牛仔,西部只有被逐渐驱赶的原住民罢了。略微学习一点世界史,就会对美国的很多西部牛仔类的电影嗤之以鼻了。
这就是我讲的,文化包裹枪战。当一种文化生态不再被青年影迷们奉为神灵的时候,这种文化包裹之下的枪战片,也就穷途末路了。其实,不仅西部牛仔的枪战片如此,全球所有地方的枪战题材的电影,都面对这一问题。比如,几十年前,咱们对于香港枪战片,可是追起来非常疯狂的。如今,也觉得没啥了。套路化作业之后,也容易令人疲惫。
基于此,尼古拉斯·凯奇的这部《枪手》,当烂俗的网络电影看,倒是比较合理,当经典大片的话,肯定会让所有影迷失望的。(文/马庆云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