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Url

文艺的使命不是与技术竞速搏斗[文艺的使命不是与技术竞速搏斗]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02   浏览次数:2888

  北京市AI科技庙会上弹吉他的机器人。

 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供图

  人工智能(AI)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一轮的最新变革,它不仅推动产业升级,改变传统经济的面貌,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。

  戏曲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当下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承保护。AI技术最核心的就是大数据的采纳、分析和学习。昆曲被尊为“百戏之祖”,中国历史上遗存的大量昆曲文本以及老艺术家掌握的表演精华,其挖掘整理工作,完全可以让AI技术发挥所长,筛选出昆曲文本最精彩的部分,提炼出程式化表演的范式,从诸多音乐唱腔中分析、归纳一般规律,进一步提升其理论高度。这样就能打破传统戏曲口传心授的模式,巩固戏曲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厚度的融合,从而让我们的后人更加稳健地传承戏曲艺术。

  当DeepSeek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首诗的创作,当Midjourney用参数矩阵编制视觉盛宴,文艺创作将不再是亭台楼阁里的春华秋实。AI技术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情感世界,但是这种“百无顾忌”有可能会摩擦出新的火花。这种碰撞打破了传统文艺工作者的思维模式,很有可能绽放出新的美学呈现。纵观人类历史,每次裂变都会孕育新的机会,敏锐的艺术家应该具备这些感知时代变革的能力,大胆学习研究新生事物,让传统艺术创作插上新的时代翅膀。

  AI技术将会开创人机合作的美学新大陆。19世纪照相技术的诞生迫使绘画走出写实的牢笼,催生了印象派的光影革命。今日AI技术更具颠覆性,它不仅能模仿现有风格,更能生成人类想象之外的视觉形态和听觉体验。AI帮助艺术家打开想象空间,呈现更加瑰丽而多彩的世界。

  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。即使有了AI技术的加持,这种追求也不会有本质改变。就像敦煌壁画历经千年岁月依然震撼人心,正是因为那些斑驳色彩中凝结着无数前辈画工对信仰的虔诚。这种生命体验,始终是文艺不被技术奴役的精神原乡。站在人机文明的分水岭回望当下,文艺的使命不是与AI技术竞速搏斗,而应当成为科学技术洪流中永放光芒的灯塔,推动人类走向更丰润的精神高地。(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昆剧团团长 谷好好)

评论列表
还可以输入200
按点赞按最新
搜索历史
删除
热门搜索
本地记录云端记录
    暂无播放记录
    加载中
    签到领积分
    签到排行
    奖励规则
    项目积分备注
    每日签到2每日一次
    连签7天5额外奖励
    连签15天15额外奖励
    连签20天30额外奖励
    连签25天50额外奖励
    公告

    hello~欢迎访问一起追剧,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,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,优先修复热播影视。

    下载app享受急速观影

    《备用网址1》《备用网址2》《加入飞机群》